孔子對"義"意思有不同進化演譯 文:香港牛

尚有子言之:“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于天下。天子親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諸侯勤以輔事于天子。”這句的“義”,竟是與“事”掛勾的,之所以說“孔子對‘義’意思有不同進化演譯,如果不執著中心意思,便會迷惘,這種情況也明顯發生的是“道”字,在此不談。 而“文”是禮樂教育的含意早被忽略了。在這句“事”是工作,“公正的義”是不同階級的人都要對社會(天下)作出工作奉獻,工作性質可以不同,但不能不勞能獲。在那个時代,王朝的領袖被視作天之子,(大小諸侯管治的區域是’國’,領袖是君)天之子也親自耕種,處理與天帝溝通的事情,公平公正的“義”便在其中。

在人人要工作的信念下,故此古代是“君子賙急不繼富”, 這與現代的福利主義的正義完全不同,這一句中的君子不是重點,是支援危急的需要(賙急),而不是令人持續 (繼)生活寬裕(富)才是重點。所以我認為政府可以低收費,甚至免費救傷援危,而不必不停的支付所謂的福利援助,生活困難,必須自己憑勞動與知識智慧來解決,要超越貧窮,便加倍努力和思考。 因為在另一角度來看,只要聲稱或身處貧苦狀況,便可以“無償得助”,這是對其他不願或不能領取或相關援助金的納稅人不公平。 而且造成“僥倖偷懶依賴”的風氣,社會逐漸食多勞少,民眾也失去奮鬥上進步的心,國家社會步向窮困衰弱。若仔細看看歐美社會的低層人士心態便知道這種影響。 看官可有注意 ‘大學’一文之末段,說明“生之者眾,食之者寡與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分別。 因此,個人認為政府可以以民眾的財富支援陷入窮困的民眾,但“不是無償”,是要以“低息融貸方法”支援,承債人,甚至其家庭成員日後必須在工作的收入來償還。

又中庸篇中,(中庸篇內,其實是有不同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文章,只因首篇涉及中庸問題而被疏懒前人名為篇目) 哀公問政:“……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在這一小段說話裏的“大”字是重要的意思,我理解孔子是說:“……仁愛者,是人的問題,親愛自己親人是最重要的。公正(義)者,是講求恰當(宜),尊敬賢人(心為民眾的人) 為最重要。”我們要知道這篇是鲁哀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的記錄,在孔子的年代,理念是如果連愛自己的親人都不愛,怎會愛遙不可及的他人。而正義是要講尺度與輔助的人選的,所以必需要選用及尊重那些真心為民眾著想的人在不同領域發揮其賢才。 這句與“仁有數,義有長短大小”相呼應。

文:香港牛

一個自幼不信神靈,大半生為口奔馳的香港人,眼見青年人思維被毒害,故立願發揚好文化。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